首页
    实验场概况
    十四五规划
    实验场简介
    历史沿革
    科学设计
    组织架构
    实验场进展
    实验场通讯
    进展快报
    学术交流
    科技亮点
    开放合作
    前沿快报
    科技产品
    发布规范
    模型产品
    技术系统
    专题数据
    显著地震
    共享程序
    震后产品
    科学普及
    地震知识
    原创科普

回顶部

实验场进展

  • 实验场进展
  • 实验场通讯
  • 进展快报
  • 学术交流
  • 科技亮点
  • 开放合作
  • 前沿快报
位置: 首页 实验场进展
实验场通讯
更多
  • 第九期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阻击战专题2020-02-28
  • 第八期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 2019 年度突出科技进展2020-01-16
  • 第七期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进行时与基本科研业务费联合专项2020年度申报指南2019-11-28
  • 第六期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修缮购置专项实施和数据共享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19-11-22
  • 第五期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地震可预测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批复立项2019-07-16
进展快报
更多
  •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工程项目系统总师和总工程师团队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2024-06-13
  • 《科学通报》发布大陆型强震孕育发生的物理机制及地震预测探索专辑2022-05-11
  •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系列问答(一)2022-02-10
  • 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大会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第三届学术年会胜利召开2021-09-29
  • 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Gretchen Kalonji院长一行来我所访问2021-09-13
学术交流
更多
  •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第六届学术年会顺利召开2024-09-29
  •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透明地壳”计划 会议(2号通知)2024-09-26
  •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透明地壳”计划会议(1号通知)2024-07-10
  • 关于召开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第五届学术年会的通知(1号通知)2023-07-28
  • 关于召开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第四届学术年会的通知(3号通知)2022-12-01
科技亮点
更多
  • 新型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动态成像系统在泸定地震后发挥作用 为重要基础设施安全运行保驾护航2022-11-14
  • 基于直接面波径向各向异性成像方法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边地区地壳结构2022-10-19
  • 考虑差异地震动输入的城市建筑群震害情景快速匹配方法2022-10-12
  • 2021年漾濞前震序列的地震学刻画:对前震端元模型的再认识2022-09-16
  • 多个地震台网相互融合测定震级的贝叶斯算法2022-08-30
开放合作
更多
  •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2021-01-28
  • 中国地震局局属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 2020年度“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专项”立项2020-07-23
  • 2020年度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指南2020-02-01
  •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运维、修购项目2019-05-24
  • 2019年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合作专项2019-05-20
前沿快报
更多
  • 地震科技前沿快报(2022年第5期)2022-05-31
  • 地震科技前沿快报(2022年第3期)2022-03-30
  • 地震科技前沿快报(2022年第1期)2022-01-31
  • 地震科技前沿快报(2021年第12期)2021-12-29
  • 地震科技前沿快报(2021年第11期)2021-11-30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 邮编:100081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所有: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 备案信息:京ICP备10044441号-8

关注公众号